滁州高新区前身为安徽天长经济开发区,2017年3月更名为安徽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并向国务院申请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。目前已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业、电子信息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兴产业体系。
以其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,先后吸引了青岛奥柯玛、浙江奥吉斯、美国泛美、上海埃克森科技、浙江华鸿控股、浙江金成钢构、浙江万宝、浙江龙马、北京新世纪、马鞍山东昇、上海中芬、深圳富达等一大批外资、外地项目入区发展。截止目前,在已登记入区84家(86个项目)国内外企业中有45家企业建成投产(或一期建成投产),共累计协议投资达29亿元,实际到位外资15亿元,集聚了机械电子、仪表线缆、轻工纺织、家用电器、塑料化工等五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。初步实现了天长市“东进战略”的实施,成为承接“长三角”资本外溢、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。
遵循“完善一期,启动二期”的建设主导理念,开发区将以一期规划主区块为核心,向西南两翼进行拓展,在地域上形成与开发区一期主区块的衔接,重点依托“马来西亚工业园”和“义乌工业园”两大“区中园”项目,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,拓展产业领域、扩大产业规模,提高企业的集聚力。在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方面,开发区将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、投资强度在100万元/亩以上列为企业入区的硬指标。
目前,开发区二期经六路、经七路、经八路、纬一西路、纬二西路、天滁西路、经四南路、经五南路等八条道路约12.55公里道路已全面开工建设,到今年年底完成道路框架。二期控规范围已完成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评估工作,今年7月份启动拆迁,用于拆迁安置的34栋近167500平方米的安置房已启动建设。预计二期控规范围建成后,开发区将建设道路总长达28公里,入园企业150家,吸引投资50亿,年工业产值150亿元,利税收入30亿元。